![图片[1]⠂银行关于贷款的几个倾向](https://www.rongduoduo.com.cn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3/28b5ee36e920250427163842.jpeg)
客户要想顺利拿到银行的贷款,就必须按照银行对贷款材料的最佳需求去准备,正所谓“投其所好”。这就要求客户必须事先知道银行的喜好。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,这个战术用在银行贷款材料的准备上也是十分必要的。
- 银行青睐的6类个人借款客户群体
从银行贷款的对象来看,银行普遍青睐和接受如下6类个人借款客户:国家和社会管理者、管理人员、私营企业主、高级专业技术人员、中高收入行业从业人员、个体工商户。特别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,银行会重点选择如下几类个人贷款客户:
(1)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。这类群体在社会地位、职业稳定、收入稳定、素质较高、信用良好。
(2)就职于优势行业的高素质人员。例如金融、医药、移动、电信、电力、烟草等行业。这些人群收入高、素质高,珍惜信用,偿债能力强。
(3)外资企业的高管人员和营销人员。这类人群收入高、福利好,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,预期收入高,失业风险低,信用良好。
(4)发展前景良好且信用度高的私营企业主。这类人群是银行个人中高端客户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经济向好时期表现出极好的赚钱能力和偿债能力。
- 银行信贷经验总结出的几条“规律”
银行从多年的信贷工作中不断总结出一些关于贷款安全的“规律”。知晓并针对这些“规律”去准备借款材料是非常重要的。
个人特征方面
(1)历史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,其借款通常更加安全。
(2)稳定性高的客户,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。在现居住地居住时间越长,在现单位工作时间越长,家庭有固定电话,已婚且有子女的个人客户,其稳定性较高,贷款一般较为安全。
(3)有良好信用记录(包括信用卡和个人贷款记录)的客户比没有信用记录的客户,能获得更高的贷款数额。
指标对比方面
(1)贷款房价比低的贷款客户,其信用风险相对较低。也就是说,借款人投资于房产的自有资金越多,其个人住房贷款的违约可能性就越小。例如,小郑购买了一套200万元的住房,向银行借款100万元,贷款与房价之比是1:2;另有小曾也购买了200万元的住房,其向银行借款150万元,贷款与房价之比是3:4。据此,银行会认为给小郑贷款比给小曾贷款更安全,也就是说小郑的信用风险相对较低。
(2)收入偿债比(月债务与月收入之比)越低的客户,其信用水平越高。
贷款用途方面
(1)贷款购买自住型房产的客户比贷款用于投资房产的客户,通常违约率更低。
(2)个人消费贷款通常比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违约率更高。
此外,客户在向银行借款前,很有必要详细咨询一下银行的信贷人员,向对方要一份材料清单,并私下咨询一些材料上没有说明的事项。这项工作很重要,必须重视。
暂无评论内容